首页 > 生活 > 正文

新希望六和粗放式扩张:“公司+农户”仅是一张纸?
2013-01-25 19:24:52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1月12日清晨,厚重的雾霾将山东省平度市崔家集镇层层笼罩,能见度不足10米。一个月前,另一场雾霾突然造访这里。2012年12月18日,在央视白羽速生鸡报道中,隶属于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000876,SZ)的青...

        发展空间恐遇天花板/

        在老黄看来,白羽鸡的生长周期短,正好能够迎合市场对鸡肉的需求,这主要是品种的原因。

        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的鸡肉产量和需求量均保持快速增长,早在2010年,鸡肉需求量便超过1260万吨,人均消费达到9.4公斤,鸡肉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肉类消费品。

        1979年,经营饲料的泰国正大集团率先在深圳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白羽肉鸡养殖合资企业,随后,大量外企携资金及经营经验进入中国肉鸡养殖市场。

        “市场需要,以及生长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是白羽肉鸡在我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逯言表示,白羽肉鸡是最节粮的畜禽产品,“1.8斤左右的饲料,就能转化为1斤鸡肉。”

        由于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且适合工业化养殖模式,白羽肉鸡产业发展迅速。按照中国畜牧业协会的说法,去年,我国出栏“白羽肉鸡”约50亿只,包括农户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000多万人。

        而据美国食品及农业政策研究所预计,到2015年我国仅肉鸡消费量将突破人均10公斤。

        尽管未来看起来很美好,但作为中国最大的鸡肉供应商、世界最大的鸭肉供应商,山东六和集团却有着自己的发展桎梏。

        齐鲁证券研究所关于新希望六和2012年半年报的相关研报显示,养殖景气下滑拖累上半年公司业绩,公司畜禽养殖和肉制品业务受上下游两头挤压,毛利率分别下降20.65个和3.25个百分点,此一项就对公司净利润产生将近5亿~6亿元负面影响。

        2011年9月,新希望完成重组,鲸吞山东六和集团。根据公司公告,重组成功后,其主营业务收入将增加至558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农牧企业。

        新希望副总裁、董秘向川曾于去年7月份表示,公司所在的行业没有“天花板”,这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广阔的成长空间。

        同白羽鸡飞速生长相比,新希望六和这几年的发展步伐也颇为神速。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公司以投资新设或收购兼并等方式,在国内外拥有376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子公司及17家联营企业。

        而对于这艘农牧业巨型航母的把控,也在不断考验掌舵者的智慧。

        1月4日,就“速生鸡”事件,新希望公告称,要求相关企业以此事件为教训,进行反思和整改,加强管理,搞好自检。公告同时指出,公司将督促下属企业以此为契机,继续强化稳健经营、合规运作、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

        对于公司的具体应对举措,《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向新希望六和董秘办询问,但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记者还就此向新希望六和行政部门人士打听,对方表示此事均以董秘办为统一口径,自己不便评述。

        屠宰量下滑、养殖户心生退意、企业形象下滑,可以预见的是,这家快速发展的公司在“速成鸡”事件后,很可能既定目标要打一些折扣。

相关热词搜索:希望 六和 粗放

上一篇:大用集团病死鸡事件谜团待解 关键点尚未说明
下一篇:庞大全面否认三大问题 法律专家称需普及融资租赁知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