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销评论 > 正文

永辉超市被机构抛弃 东北河南逆势扩张最失败
2013-01-25 19:24:19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73连锁超市募投项目收入只及预期1.5%,大小非和高管疯狂跑2011年末永辉超市(26.00,-0.02,-0.08%)机构投资者有66个,持股比例为11.38%。而到了2012年三季度,机构股东仅剩11个,持股比例下滑至4.73%理财周报记者 ...

        据记者统计,博时在建仓的各个时期,永辉超市的股价均价在25.23-30.47元不等,而清仓时期的均价仅有23.01元,博时为何不惜亏损出货?

        业内人士则表示,“基金经理投不投一只股票是基于价值判断,不会简单地因为调仓而把一只好股票踢出资金池。”

        记者了解到另一家全部撤出的基金公司已下调了对永辉超市的评级,“从基本面判断,公司的情况有了一些变化,我们就把内部评级做了调整。”

        “深层次的原因肯定还是永辉超市本身发生了很大的问题,其进行大量门店扩张。”前述华南券商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个现象博时在内的机构都关注到了,很多基金公司都跟它吵,说原先的业绩根本兑现不出来。大家都建议把开店的速度缓一缓。特别是新区,有一个培育期,去年上半年东北区、河南区都是亏损的。结果公司不听,把机构惹火了,抛了出来。”

        大小非抛售

        2013年1月12日,永辉超市发布了业绩预告,预计2012年的净利润在5亿元,同比增长约7.07%。

        “按照后来的情况来看,永辉超市在三、四季度可能放缓了步伐,基本面有所改善。”前述华南零售行业研究员并不忌讳,“公告出来后我们都在交流,原以为是要出现负增长或者增幅不大,7%的增长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该业内人士同时也提醒记者,“但是,我们也在担心,它今年在资金方面可会有不确定性,现在圈子里都比较犹豫。”

        2012年三季度,在多数机构大撤退的同时,著名私募泽熙杀了进来并持有1245.71万股。“它们可能是赌业绩拐点。”据前述华东私募透露,“泽熙也跑完了。”

        不光是基金、私募等机构,在2011年12月15日解禁后,发起人股东等大小非也开始抽离资金,在快速行驶的列车上选择中途下车。

        永辉超市的第二大股东民生超市,已在2012年5月24日、25日、30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3150万股,持股比例从20.56%下滑至16.46%,共套现8.95亿元。仅25日,永辉超市的跌幅就在9.58%。

        招股书显示,民生超市成立于2007年,是汇丰直投17名高级80.1%MBO的公司。相比2008年对永辉超市的5.30亿元初始成本,民生超市早已回本,截至2013年1月18日其所持的股份市值高达32.89亿元。

        第四大股东福建汇银,也在2012年11月21日现身在大宗交易平台上,共抛售1088.9万股套现2.24亿元。这是一家由132名骨干员工持股的公司。

        面对巨额减持,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及其哥哥张轩宁(任CEO)轮流接盘“救价”,两人合计持有永辉超市36.38%的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12月13日,在大宗交易平台上,永辉超市以跌停价1.1元/股再度成交2280万股近5亿元,此前媒体报道减持人为发起人股东张枝龙,其持股的成本仅为0.1元/股,净赚4.79亿元。

        据记者统计,在所解禁的3.48亿股中,迄今通过大宗交易成交的已有1.21亿股,占比34.48%,交易量高达31.20亿元。

相关热词搜索:永辉 超市 机构

上一篇:联环药业关联收购迷雾:财务审计前后不一
下一篇:新湖系资金操控内幕:同一资产多重资金套取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