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立德连续吃官司 低成本策略频现后遗症
2013-01-29 12:46:57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在临近上市的节骨眼上,汽车导航软件公司凯立德遭遇到一场涉及巨额赔偿的诉讼.2012年7月11日,北京长地万方科技有限公司以"侵犯地图着作权"为由,将凯立德告上了法庭,并索赔1亿元人民币.1亿元的索赔金额,对于去年净...

        被指用IPO圈钱

        上市之前不止于诉讼麻烦,凯立德的财务报表中涉嫌粉饰业绩也被诟病,盈利前景被普遍质疑.

        其招股书显示,2010年6月,凯立德引入了达晨创投、圣华洋创投两家PE股东.两家PE共出资1100万元分别获得凯立德2.35%的股份.

        以2010年8月凯立德实施了净资产转股之后的股本数据计算,折算每股增资价格为4.91元.而在随后的2010年9月,56名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以每股1.2元的价格向公司增资323万股,相较于引进外部投资者时的增资价格低了3.71元/股.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企业以低于公允价值向内部人员增发股票,增资金额与股权对应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被确认为股权激励费用,并计入当年度损益.

        就凯立德向内部员工增发股份的行为来看,外部投资人获得增资的价格应当被视为公允.随后3个月时间内,公司并未采取遏制每股公允价值下降的措施,因此,凯立德对于企业内部员工进行的股份增发应参考4.91元的公允价值,而实际操作中1.2元/股的价格显然大大偏离了公允价值.

        因此,有观点认为,凯立德应当为2010年9月内部员工低价增资事项计提股权激励费用1198.33万元,约占其2010年全年利润的17.41%.但是,这部分费用并未出现在凯立德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有会计人士就此指出,凯立德通过"遗漏"的股权激励费用确认,虚增了2010年度净利润1198.33万元.

        与此同时,本刊记者还注意到,在2010年和2011年,凯立德累计花费1.29亿元购买深圳耀华创建大厦用于办公,导致2011年经营性现金流为负,且手持现金及等价物余额大幅降低至200余万元.

        "作为高科技公司,以庞大现金流购买物业,且在流动资产充裕的情况下大量偿还银行贷款,凯立德对于资金需求并非迫切,大量闲置资金没有投入再生产,而是用来购买房地产,凯立德的IPO圈钱目的表露无遗."市场人士就此向凯立德的上市目的提出质疑.

        而从行业前景来看,汽车后装导航市场的萎缩与更多免费导航的出现,更让凯立德担心.

        "前装导航在汽车厂商的推动下,不断向低端车型蔓延."一位汽车行业研究员指出,相比于后装导航,前装导航具有更多的优势,一是汽车操控台整体设计,前装导航嵌入显得更为美观;二是前装导航能够为汽车厂商及4S店提供多一层利润空间.

        上述架构师也认为,后装导航市场的竞争比前装导航更为白热化,"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都配有导航功能,原本凯立德可以杀入前装市场,但不断缠身的官司为其贴上了'盗版'的标签,多数汽车厂商不敢与其合作."

        据凯立德招股书介绍,报告期内,全球汽车厂商中,仅有比亚迪一家与凯立德合作.

        "后装导航公司进入前装市场,难度很大,一般汽车厂商与导航图商的合作至少为期3年,而且因为售后服务与地图更新问题,这种合作非常稳固."上述架构师认为,后装导航软件公司介入前装市场的可能性极小.

        而目前在前装市场,国内基本被四维图新和高德软件所占据,留给凯立德的空间非常狭窄.

相关热词搜索:凯立德 连续 吃官司

上一篇:第一创业隐秘PE利益链:6股东利益浮现
下一篇:携浩然资本染指医疗设备 跨国巨头成TCL前行障碍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