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股票 > 正文

物资发不出去红会机制需调整
2013-05-02 14:50:02   来源:智闻网   评论:0 点击:

《21世纪》: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时隔五年,中国民间社会组织在抗震救灾中的参与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有没有进步? 王振耀:有了相当大的进步。第一是专业的救援力量开始起来了。以壹基金为例,志愿者组成的救援队在地震发生后2个小时就赶到现场。汶川地震的时候大家到了现

   《21世纪》: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时隔五年,中国民间社会组织在抗震救灾中的参与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有没有进步?

   王振耀:有了相当大的进步。第一是专业的救援力量开始起来了。以壹基金为例,志愿者组成的救援队在地震发生后2个小时就赶到现场。汶川地震的时候大家到了现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这次在灾区现场社会组织基本上分工有序:救人、通信息、提供物资,同时协作,发动起来了。第二个进步是NGO之间的合作,五年前与之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了。他们运用新媒体互相联系,协同合作,起了很大作用。

   《21世纪》:相比日本、海地、智利地震中NGO的表现,有没有什么地方是中国民间社会组织可以借鉴的?

   王振耀:他们国际化程度更高,迅速吸纳国际NGO展开救援,而且装备比我们精良得多;他们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危机干预、搜救、安置都是不同的队伍在做,这些队伍平时就不间断地训练。而我们的NGO专业细分还要差得多;他们的NGO的信息平台更先进,而我们在NGO之间没有实现信息共享。郭虹汶川地震的时候就做了民间救助信息平台,但是没有经费也没有制度建设,这次地震中再临时拉起队伍,这样做得也很苦。NGO之间不需要比较和竞争。专业化细分后的NGO应该是行行出状元的,做好自己专注的领域就可以了。

   灾区灾情分析需加强

   《21世纪》:五年前汶川地震,超过百万志愿者自发涌入灾区,舆论一片赞美。这次出现了志愿者堵塞生命通道导致交通管制的情况。媒体也开始呼吁志愿者理性参与救助。你对芦山地震救援中志愿者行动的观察是怎样的?

   王振耀:第一汶川地震跟芦山地震的量级不一样。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有10万余平方公里,包括10个市县,北川三分之一的政府官员遇难了,相当于当地政府已经垮了,没有办法行使政府职能了。那时候一定是需要大量志愿者的,我自己当时作为救灾司司长印象非常深刻,当时我做了个比喻叫水银泻地,志愿者们涌入灾区,然后迅速分散承担起已经瘫痪的政府应做的工作,地震后的前几天如果没有志愿者可不行。这次芦山地震极重灾区的范围只有几百平方公里。

   第二是地理区域不一样。汶川地震是整个沿龙门山断裂带,绵阳、德阳、绵竹整个一线,高速路就在那儿,志愿者直接铺开就行;这次芦山地震灾区多是山路,施展不开。这就决定了志愿者的进入方式应与汶川不同。这次应该是小范围救灾,应该先有战略性的布局。不管是汶川地震还是芦山地震,本就应有灾害分析人员在地震一发生就立即发布灾区地形特点和注意事项。比如玉树地震是海拔4000米的藏区,这一次范围狭小,路也不好走,灾区的容量和转移安置的60万人分布情况,都应第一时间发布出来。这种专业性分析和信息沟通方面,当地政府还需加强。

   红会五年问题依旧

   《21世纪》:红十字会的物资运送车抵达芦山后,物资搁置了超过20小时没有人接收与发放。你怎样解读这种现象?

   王振耀:汶川地震的时候红十字会也出

   现过这种物资发不下去的情况。你又没有进到政府的系统,又没有自己独立建立一套系统,公众又要你物资分发记录透明,后来索性就宁愿把物资搁着也不发下去了,甚至过期了也不敢处理。红十字会处于转型过程,面临着一套机制的调整,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不奇怪的。它跟民政部体系不一样,我们(民政部体系)有一个死标准,就是灾害发生后24小时之内救援物资必须发送下去。

   建个几万人的紧急救援队?

   《21世纪》:军队历来都是救灾主力,但军队是否具备最高的救援效率呢?此次军车坠河导致军人牺牲,也引发了一些对军队救灾的质疑,认为变相的压制了民间组织的成长,甚至是一种对救灾道义资源的垄断。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王振耀:中国现有体制下,军队是最有效的救灾力量。有组织、成建制、能够集体行动的,现在在中国只有军队。大灾发生后,民间组织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但无法取代政府力量,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美国卡特里娜飓风时就是因为军队到得太晚贻误了救援。军队是不是最有效的救援力量,根据不同国家情况也不同,俄罗斯现任国防部长曾经多年担任紧急救援部部长,有五十万装备精良的部队。我们隶属38军的国家紧急救援队才几百人。将来国家体制上能不能起码跟中亚小国靠拢,建个几万人的紧急救援队?


相关热词搜索:物资 不出去 机制

上一篇:证监会纪委书记黎晓宏尽早做好新三板挂牌企业储备
下一篇:要闻短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