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股票 > 正文

雄帝科技成IPO通病代表
2013-01-28 22:11:38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对大客户依赖欲罢不能、技术性增加销售收入存在"注水"嫌疑、财务数据存在诸多明显漏洞、以百元价格低价收购项目股权这些严重病症却都在谋求上市的雄帝科技身上出现2012年IPO审核已然过半,据证监会公布的主板和创...

        对大客户依赖欲罢不能、技术性增加销售收入存在"注水"嫌疑、财务数据存在诸多明显漏洞、以百元价格低价收购项目股权  这些严重病症却都在谋求上市的雄帝科技身上出现

        2012年IPO审核已然过半,据证监会公布的主板和创业板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统计,截至7月5日,证监会在审和过会待发企业共计717家。如果按照以往约80%的过会率测算,要全部发审完毕至少需要两年半时间。而这其中还包含着大量企图浑水摸鱼的拟上市公司,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帝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5月18日,雄帝科技与其他9家公司一起公开了IPO申报稿,然而他的命运却与其他公司大相径庭。

        6月15日证监会宣布,深圳市雄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未通过,这无疑是当前狂热的IPO市场中一股少见的冷风。然而经过调查记者发现,雄帝科技身上凸显的是如今拟上市企业中的普遍顽疾,其IPO被否的经历也无疑在为其他同类企业敲响警钟。

        大客户突击现身

        对大客户的依赖是许多拟上市企业的通病,这种依赖性往往使公司未来的发展面临巨大考验,但由此产生的客户稳定性问题反而会使这些企业更加渴望通过IPO获得资金来救命。在这方面,雄帝科技表现得尤为明显。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雄帝科技主要从事智能证照卡应用设备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但公司多年来的销售业绩却主要来自少数几家大客户。招股说明书显示,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报告期内,该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分别达到42.84%、62.19%和64.58%。从3年来这一比重超过20%的跳跃式的增长,不难看出公司对于大客户依赖的欲罢不能。但这却为雄帝科技的客户稳定性埋下了隐患。

        仅以2011年的情况为例,雄帝科技最大的客户为公安部,对其销售收入为4303万元,占总销售额的比为36.38%;而其第二大客户为国民技术(300077,股吧)股份有限公司,对其销售收入为2407万元,占比为20.35%。仅前两大客户的销售收入比重就高达56.73%,这种情况在现有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雄帝科技的这些超大客户并非是公司多年来的稳定销售来源。如其第一大客户公安部,在报告期内的2009年,并没有出现在公司大客户名单中。第二大客户国民技术,更是在2011年才突然出现。这种突击式出现的大客户能为雄帝科技带来多久的"销售春天",尚存疑问。

        而雄帝科技2009年至2011年的营业收入仅为5439.63万元、8671.75万元以及11829.64万元。对比数据可以发现,近3年来雄帝科技貌似惊人的主营收入增长几乎完全是由上述两家大客户所带来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师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这种维系于个别客户身上的业绩增长,将使公司高速增长的含金量大打折扣。一旦大客户的需求或经营效益波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严重冲击。

        销售收入注水

        而作为雄帝科技第二大客户的国民技术同时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雄帝科技的第二大供货商。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特殊身份,让雄帝科技在处理与国民技术的往来业务上,出现了许多瑕疵,使其财务数据存在"被粉饰"的嫌疑。

        该嫌疑出现在双方合作的"手机深圳通"项目之中。招股说明书显示,在"手机深圳通"项目实施过程中,国民技术负责为项目提供2.4G移动支付技术支持和负责读卡设备改造,同时国民技术公司委托雄帝科技就深圳通设备2.4RF-SIM手机支付功能更新改造项目提供专项技术服务及采购终端设备。2011年,雄帝科技向国民技术采购金额为541.4万元,采购内容为"2.4GRF-SIM手机支付芯片";同时向国民技术实现销售收入2407万元。

        正是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人对雄帝科技的财务数据产生了质疑。

        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从整个实际业务流程看,就是国民技术提供RF-SIM模块,由雄帝科技生产符合要求的设备并交给国民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国民技术提供模块是整个流程的基础,而雄帝科技购入的模块最终也是为了进行加工处理后再销售给国民技术,因此完全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来料加工业务。但是,雄帝科技却将整个业务环节当做两个不同的业务处理,将购入与销售分别计入成本以及收入,通过同时增计成本与收入的方法,使得销售收入增加。这种技术性增加销售收入的方法存在"注水"嫌疑。

相关热词搜索: 科技

上一篇:相宜本草IPO募资打广告 代工模式风险不容小觑
下一篇:鲟龙科技天量产能恐没鱼吃 资金压力不断难再用股换钱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