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股票 > 正文

雄帝科技成IPO通病代表
2013-01-28 22:11:38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对大客户依赖欲罢不能、技术性增加销售收入存在"注水"嫌疑、财务数据存在诸多明显漏洞、以百元价格低价收购项目股权这些严重病症却都在谋求上市的雄帝科技身上出现2012年IPO审核已然过半,据证监会公布的主板和创...

        财务数据屡现异常

        财务数据异常也是凸显在雄帝科技身上的又一拟上市企业的通病。

        作为雄帝科技的第一大客户,国家公安部的采购是雄帝科技营业收入的中流砥柱。但对这个大客户,雄帝科技的销售确认方法却存在诸多漏洞。

        从招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出,2009年10月26日,雄帝科技与深圳华视电子读写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视公司")组成联合体,共同参加了中技国际招标公司组织的公安部电子护照项目护照个人化制证设备(下称"护照项目")公开招标采购,并被确定为最终中标人。随后,雄帝科技与华视公司作为联合体与公安部签订了三项合同,分别为:公司和华视公司于2009年12月11日与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签订《采购合同书》,合同总价为579.52万元;2010年与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签订《采购合同书》,合同总价为4067.75万元;2011年与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签订《采购合同书》,合同总价为5329.73万元。

        作为联合体,华视公司负责向雄帝科技提供原材料,雄帝科技负责制造。护照项目从2010年开始正式启动,当年雄帝科技对华视公司的采购额分别为570.07万元,对公安部的销售额为1480.34万元,原材料占成本比重为38.51%;到了2011年雄帝科技对华视公司的采购额为1929.72万元,对公安部的销售额为4303.18万元,原材料占成本比重为44.84%。

        企业销售过程中,原材料占比的增长对应的往往应该是毛利率的下降。但雄帝科技护照项目的销售毛利率反而由2010年的47.74%上升至2011年的49.44%。诡异的财务数据显示出雄帝科技对公安部的销售确认存在漏洞。

        同样诡异的数据还体现在雄帝科技的存货上。

        雄帝科技所处的行业,由于产品大多是定制,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的特征,需要不断与客户沟通。所以正常情况下,公司存货往往维持在低位且主要以原材料形式存在。但雄帝科技的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

        报告期内,雄帝科技的存货分别为904.98万元、1439.22万元和2924.89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0.08%、9.80%和14.74%,不仅存货总量以连年翻番的速度上升,而且存货中的原材料占比持续降低,多数存货以成品或半成品形式存在。报告期内异常的存货数据或说明雄帝科技的产品正遭遇滞销。

        如果前述数据还只是反常,那么接下来的数据则足以令人惊叹。

        雄帝科技在招股说明书中描述"收购百一百电子"的交易时称:"2008年8月20日,百一百电子股东会审议通过:1、同意股东王春华(本公司实际控制人高晶之妹夫)将其持有的百一百电子80%的股权,依据百一百电子截至2008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人民币430.29元为作价基础,以总计人民币344.23元的价格转让给发行人;2、同意股东高伟将其持有的百一百电子20%的股权,依据百一百电子截至2008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人民币430.29元为作价基础,以总计人民币86.06元的价格转让给发行人。"

        数百元就能完成一次公司收购,不禁令人怀疑这到底是有意为之的"内幕交易"还是保荐机构的低级失误。

        对此,证券律师刘金海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近期保荐机构的低级失误频频被曝光,去年11月底,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就曾在上市保荐书中写错上市主体,保荐人的责任心备受质疑。对于这种为求上市不顾财务数据严谨性与真实性的行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惩罚力度。

相关热词搜索: 科技

上一篇:相宜本草IPO募资打广告 代工模式风险不容小觑
下一篇:鲟龙科技天量产能恐没鱼吃 资金压力不断难再用股换钱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