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报道 > 正文

华谊兄弟扩张负面效应显现 冯氏依赖症死穴难解
2013-01-26 15:09:03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环球企业家》见习记者 张力三年过去了,冯氏依赖症依然是华谊兄弟(14.000,0.00,0.00%)(300027.SZ)的阿喀琉斯之踵。11月29日,由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巨制《1942》公映。11月30日,华谊兄弟发布公告称首映日票房成...

        《环球企业家》见习记者 张力

        三年过去了,“冯氏依赖症”依然是华谊兄弟(14.000,0.00,0.00%)(300027.SZ)的阿喀琉斯之踵。

        11月29日,由冯小刚导演的贺岁巨制《1942》公映。11月30日,华谊兄弟发布公告称首映日票房成绩为2600万元,大大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公告当天华谊兄弟股票遭遇跌停。12月3日,股价继续大幅下跌6%,短短两天,华谊兄弟市值蒸发13亿元。12月7日,因媒体报道影响股价,华谊兄弟临时停牌。

        在业内看来,华谊兄弟正是捆绑着冯小刚主打贺岁片崛起的,冯小刚和他的重磅贺岁片,无疑是华谊兄弟触动资本市场的最敏感神经。

        2010年7月,《唐山大地震》上映。当年的三季报显示,华谊兄弟实现票房分账及版权销售以及衍生收入3.1亿元,而仅《唐山大地震》就贡献了2.1亿,该影片取得的票房分账及版权收入超过上年同期全部上映影片实现的收入。

        2011年,《非诚勿扰II》成为华谊上半年业绩贡献最大的影片,其实现的票房分账及版权销售收入7582.8万元,衍生收入2228.8万元,两者合计收入高达近亿元,占上半年营收比例近三成。

        对于冯小刚的《1942》,董事长王中军也毫不保留地表达对票房的期待。此前他甚至称,《1942》单日达到七八千万甚至过亿都是有可能的,在商业上没有太大担心。王还希望能打破《唐山大地震》6.5亿的票房纪录。

        其实华谊兄弟一直在改变自己,进军音乐、电影院、游戏、主题公园、旅游等产业,打造综合性影视娱乐集团,是其向投资者展示的发展目标。董事长王中军也一直在多个场合称,华谊兄弟一直在努力摆脱“冯氏依赖症”。

        按照上市时的招股计划,华谊只是希望募集6.2亿元投入大片制作,其中电影制作2.3亿元,电视剧制作3.9亿元。

        但是,创业板的馈赠,让华谊最终募集额达到12亿元,超募近一倍。

        随后,利用超募资金,华谊开始了一些列大手笔的资本投入,投入1.3亿元开设电影院,截至今年三季度,投入运营的电影院为12家,还有3家在建;投入6365万元收购音乐公司股权;投入7000万元控股巨人信息公司;投入1.1亿以增资的方式向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天津)实景娱乐有限公司追加投资,用于投资和经营文化旅游行业。

        三季报显示,募投项目已基本完成投资,11.4亿元的净募集金额已累计投入10.5亿元。

        在华谊看来,影院投资和文化旅游产业,意在延伸现有电影业务产业链,拓展公司发展空间,提升公司市场地位与竞争力。

相关热词搜索:华谊 兄弟 扩张

上一篇:国光电器子公司欲破产 社保501组合踩雷
下一篇:继江特电机之后泰胜风能再陷虚假新闻漩涡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