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报道 > 正文

双汇能“消化”全球最大猪肉企业?
2013-05-31 23:21:51   来源:国际在线   评论:0 点击:

双汇公司和史密斯菲尔德5月29日联合公告,双方已达成一份最终并购协议,双汇国际将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已发行的全部股份,价值约为71亿美元,其中包括承担史密斯菲尔德的净债务。股权部分对价约为47亿美元,债权部分...

    双汇公司和史密斯菲尔德5月29日联合公告,双方已达成一份最终并购协议,双汇国际将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已发行的全部股份,价值约为71亿美元,其中包括承担史密斯菲尔德的净债务。股权部分对价约为47亿美元,债权部分对价约为23亿美元(5月30日新华网)。

    双汇集团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在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66位。旗下的双汇国际由双汇管理层控制,包括鼎晖、高盛、新天域和淡马锡在内的知名财务投资者为其股东。2011年,双汇曾被央视曝光使用添加了瘦肉精的猪肉,瞬间使得双汇在消费者中信誉信用一落千丈,公司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可以说,至今在消费者心目中,瘦肉精对双汇的打击和影响都没有完全消去。

    然而,双汇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从生产线控制、猪肉源头把控、更加严格监管检测验收以及大力度宣传等来恢复信用信誉名誉。可以说,较为成功的渡过了难关。经营业绩开始较大幅度回升。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89%,净利润增长47.47%,毛利率环比同比均出现上升。这次双汇斥巨资收购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美国最大的猪肉制品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集团,是双汇加速全球化扩张步伐的重要一步。

    史密斯菲尔德食品成立于1936年,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养猪及猪肉生产企业,在全球12个国家开展业务。该公司此前公布的2012财年财报显示,净利润达到3.613亿美元,在2012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18位。

    双汇巨资收购史密斯菲尔德,这是中美经济体内最大的猪肉企业的结合。双汇的目标是集中最先进的科技、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互补,形成世界最大的猪肉企业,促进中国食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学习国外食品安全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做大做强中国食品产业。

    从收购本身来说,这次双汇付出“代价”较大。斥资71亿美元,其中真正用于收购股权的为47亿美元,并且竟然溢价31%收购。收购价达到34美元,较史密斯菲尔德在公告之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即2013年5月28日的收盘价(25.97美元)高出8.03美元。一方面表明双汇铁了心志在必得,另一方面付出成本代价确实有点大。截至5月28日收盘时,史密斯菲尔德市值为36亿美元,而双汇付出了47亿美元进行收购,是其市值的1.3倍。更加需要清醒的是,双汇承接的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债务高达24亿美元,相当于该公司市值的67%。

    从经营上来说,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可谓正在走下坡路。公司效益呈现出下滑趋势,2012财年财报显示,净利润达3.613亿美元。在2011财年,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净利润为5.21亿美元。2012年比2011年净利润下滑幅度30.7%。这也许是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心甘情愿被收购的因素之一。

    从市场需求来看,美国对猪肉的消费量正在逐步下降,2012年美国人均消费猪肉58磅,而10年前的2002年,美国人均猪肉的消费量为66磅。

    可以说,双汇收购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及猪肉供应商—史密斯菲尔德背后面临的挑战并不小。最大挑战是,除了中国以外,世界市场对猪肉消费需求都在下降,同时,中国企业食品安全上在全球的信用度问题都是挑战之一。

    双汇已经承诺保持史密斯菲尔德的运营不变、管理层不变、品牌不变和总部不变,承诺不裁减员工、不关闭工厂,将与美国生产商、供应商和农场继续合作。那么,如何在管理理念、文化交融磨合以及如何处理好企业本身遗留的包袱等事项上都需要有高超的应对之策。

    但无论如何双汇勇敢地迈出了重要的国际化一步,值得称赞和期待。祝愿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能够以最快的时间渡过磨合期,祝愿双汇的国际化步伐一路走好!(余丰慧)

    (原标题:双汇能“消化”全球最大猪肉企业?)

相关热词搜索:双汇 消化 全球最大

上一篇:双汇收购全球食品巨头“美国猪”会更安全吗?
下一篇:汇源打响食品企业节庆营销战,力推“喜庆”与“维加”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