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业绩变脸 被指内部人贪污苗种
2013-01-28 22:12:57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虾夷扇贝,是獐子岛(002069,收盘价23.37元)最主要的产品,其贡献的利润占总量的七成以上。同粮食作物类似,虾夷扇贝的亩产量,直接决定了獐子岛的收成以及收入规模。从历史数据不难发现,虾夷扇贝亩产高的年份,...

        2008年历史低谷后,2009年獐子岛业绩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其中2009年净利润增速达到64.98%;2010年增速达到104.64%,直接反映指标是亩产大幅上升,比如2009年单位亩产水平约140公斤,相比2008年的70公斤/亩提高了1倍,2010年单位亩产水平达到160~170公斤。

        到了2011年,獐子岛虾夷扇贝单位亩产下降至110公斤,2012年一季度亩产进一步急剧下滑至80公斤,接近于历史最低水平,当季獐子岛业绩大幅下滑27%。

        上述历史数据表明,獐子岛虾夷扇贝亩产水平高低与公司业绩存在正相关关系,单位采捕量下降造成单位成本提高,毛利水平下滑进一步加速公司盈利能力的下滑。

        由于底播虾夷扇贝一般生长2~3年,如果獐子岛2009年苗种投放量真的严重不足,那么,即使现在开始补救投苗也要等2~3年,即到2014~2015年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如果2009年投苗不足,是只包括目前捕捞海域,还是当年所有投苗海域?如果是后者,那较低的亩产水平将持续到2012、2013年。

        对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獐子岛又是如何解释的?

        公司董秘:不清楚具体情况

        NBD: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因前期投苗不足,导致如今亩产下降。

        董秘:日本的亩产基本上都在300公斤左右。日本的吊笼50厘米直径,国内一般是30厘米,人家放30个扇贝,我们放60个,但是日本的成活率高基本上不死,我们扇贝的存活率就在20~30之间。如果你问我们下面的工人,肯定会有他们直观的想法,播10个是不是比8个剩的多?这个是不符合日本经验的一个想法。

        我们现在是5500枚(每亩)的界率,你要播8000枚我想两三年之内没啥问题,但是五年之后呢?十年之后呢?中国不是在渔业里边有五大浪潮吗?从对虾开始,到扇贝,到一些海带,到海水鱼,乃至现在的海参,在北方养都出现了大量死亡的情况,它实际上就是对生态尊重的问题。

        NBD:我们说的投苗不足,是指投放量被人为偷漏了,比如2009年、2008年的投苗,实际投放量远少于账上的投放量,当然到后来产量就不行了。说个比例吧,比如正常账上投了十个贝,实际只投6~7个贝。

        董秘:就是公司每亩本应该投5500枚,最终没有投那么多?

        NBD:对。

        董秘:这个情况我还真不了解。

        NBD:公司亩产下降的事情,在长海县引起轰动?

        董秘:对。

        NBD:为什么会引起轰动?

        董秘:亩产下降是一个直接的现象,肯定要引起轰动,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资本市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NBD:我们指的轰动是因为前期投苗不足导致亩产下降,并且公司有人也因此事被抓到公安局了,孙总能不能从公司方面来讲下是什么情况?

        董秘:你现在说的是,我们公司规定投5500枚,但可能过程里边有徇私舞弊、偷工减料的情况。我客观地说这个事情,因为具体的我不了解。我从去年1月18号正式任命以来,这个信息我确实是不掌握的,而且我想如果是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大面积的海投不足5500枚,那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了,是不是?因为整个播苗,比如今年要播50万亩,那就不是一艘船天天去播,同时多艘船、多个位置同时下去播,你要说一个人、一个船出问题,那可能是有点问题,但是另外呢,苗上船的时候,不是都要过数量的吗?

        NBD:过数量完全可以掺假啊。

        董秘:这个信息我确实不掌握。

        NBD:吴厚刚还有个弟弟是不是?

        董秘:对,他有一个弟弟叫吴厚记(音),他主要负责技术和海域确权这些事情,但具体的情况不清楚。

        NBD:苗种采购这块他当时有没有负责?

        董秘:这个事情我是说不好的,我只知道2008年、2009年的时候应该是徐勤山在养殖事业一部那边。

        NBD:对于苗种采购这块,公司有没有什么规划,什么制度,严格改进这些有没有?

        董秘:我们收苗一直在改进,不是大苗小苗不一样嘛,我们现在正在请人帮我们研发一些机器,以前可能更多的是手工来数,准确性受人的因素影响,现在是要研制一些机器,用机器进行识别。

        NBD:主要是研究机器来区别于人工采购苗?

        董秘:对。

        NBD:以前用人工是什么形式?秤的?

        董秘:都是要秤的。机器也要。

        NBD:一筐一筐地秤?

        董秘:对。

        NBD:人工里面是否出现压砖头这些现象?

        董秘:这个问题就相当于任何领域都会有犯罪,自动化控制风险就少,人工控制和自动化控制是有差异的。

        NBD:主要是杜绝采苗过程中一些不规范?

        董秘:最重要是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提高效率,另外一个提高机械化程度是可以降低风险的。第一你们说的情况我没听到过,我相信是没有达到信息披露级别的事情,第二我个人认为不可能有这种因为徇私舞弊导致上亿价格的苗出现问题的。

        NBD:我们了解到没有上亿。

        董秘:我们现在要收70万亩,目前大约收了20万亩左右,你说20万亩都出现由于那个(投苗不足)影响亩产,这是难以想象的一个事,而且它这个环节特别的多,有收苗的环节,还有验秤的环节,还有播苗的环节,可能偶尔一个环节,比如收的时候可能四公分的,三公分放里边去,这可能不好分,你要说大量放砖头在里面,这怎么可能?

        NBD:对于公司员工因为贪污苗种被逮到公安局去,从你这个角度讲,你不清楚?

        董秘:不是不清楚,是我不了解这个情况,或者是我不知道有这个情况。

相关热词搜索:獐子 业绩 变脸

上一篇:宏华数码:大规模客户可疑 核心产品价格混乱
下一篇:佛山照明两大疑团:隐匿关联交易三年 独董被指不作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