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基金 > 正文

金螳螂部分高管首次抛售引质疑 或意味业绩变脸
2013-01-28 22:11:22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7月份江苏苏州上市公司金螳螂(39.77,-0.68,-1.68%)部分高管的抛售行动引起投资者关注。昨日,南京投资者段先生告诉《金证券》记者:金螳螂高管今年上半年减持较多,7月份一些从来没有减持过的高管也加入减持行列...

        个人财务行动

        对于段先生的关注,昨日,金螳螂董事、副总戴轶钧向《金证券》记者证实:“我确实之前从来没有减持过,这次是首次减持。”但是他强调,“减持与公司的基本面没有任何关系,是我个人的财务行为。”

        他坦言:“此前一批高管的减持,主要是为了缴纳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而我当时是自己垫付的资金,这次减持也是弥补一下个人财务上动用的资金。”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金螳螂2008年8月推出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总计向20名激励对象授予300万份股票期权,当时的股权激励行权价格是32.53元/股。2009年第一次行权时,有此资格的18位激励对象全部行权。2011年是第二个行权期,行权价格只有9.27元/股,当时有3人放弃行权,其中2位是公司高管。

        值得关注的是,当时放弃行权的一位高管是副总经理王洁,而王洁则是今年以来减持笔数最多的一位。2012年2月10日,王洁减持120879股,2012年6月14日王洁又减持331650股。

        “如果说戴总是为了行权费用,那么这位王洁高管的减持则让人有点纳闷,他的任职期是到2013年才结束,为什么低价不行权,反而不断在减持公司股票?”段先生担忧地告诉《金证券》记者。

        定增大户稳赚

        对于其他高管的减持,戴总强调:“都与公司业绩没关系,目前公司整体发展不错,业绩一路向好。”

        段先生则表示:“金螳螂强调业利好也是在为此前的定增股上市保驾护航。”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金螳螂2011年11月份进行过一次定向增发,共得到8家机构投资者认购,其中有3家为公募基金,分别为广发基金(微博)、交银施罗德基金(微博)和汇添富基金(微博),3家公司旗下投资组合各获配800万股、500万股和384.38万股,合计获配1684.38万股,占金螳螂此次增发总股份的45.72%,广发证券(微博)(15.45,0.68,4.60%)等其他5家机构各认购400万股。

        当时,金螳螂的定增价格是36元/股,而目前40.45元/股(除权后)。也就是说,目前来看,定增大户的账面上是稳赚一笔。

相关热词搜索:螳螂 部分 高管

上一篇:博腾制药“抱病”通过上市环保核查
下一篇:基金开始布局“变脸”超跌股 频繁调研上市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