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正文

渤海轮渡:二次冲击IPO成功 两大问题仍突出
2013-01-30 10:28:25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在一系列的增资和股权转让中,原本完全国有控股的渤海轮渡,国有股占比下降严重。特别是三次重大股权转让,都缺乏较为合理的解释。 资料图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轮渡或公司)在2010年10月第一次申请...

        第三次股权转让是在2009年7月31日,海平投资与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将所持公司32.94%股权转让给绵阳产业基金。据了解,绵阳产业基金属于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旗下首支正式完成募集基金,规模达90亿元人民币,自2008年末首轮募集完毕后主要投向金融、消费、原材料和机械制造四个领域,基金的最大机构投资者为全国社保基金等。

        这次转让后,海平投资申请注销。据测算,海平投资从进入到退出,三年收益率近三倍。按招股书介绍,海平投资退出的时段,渤海轮渡已经在筹划上市,如果成功,海平投资能够从中得到的收益将远不止三倍之多。投资者不禁纳闷,海平投资在股权转让中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也许有解释是,如果海平投资选择不退出,如果上不了市,这笔收益就不能落袋为安。但海平投资可以说是公司及辽渔集团的部分职工为投资渤海轮渡而设立的公司,这家公司基本未涉及除持有渤海轮渡36.38%股权之外的其它业务,且退出后即注销。面对公司股票上市后的良好预期,代表职工持股的公司为何要选择在可能上市之前的阶段主动退出,把股权转让给绵阳产业基金?投资者不得不质疑,是这些职工过于“短视”,还是公司因发展需要,必须引入重要的战略投资人?

        B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乏力未来战略缺乏资金保障

        除了蹊跷的股权转让问题,渤海轮渡主营业务收入的成长性也并不乐观。虽然公司在渤海湾客滚运输市场中,综合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第一,但如果渤海湾客滚船相关政策、湾内竞争格局、渤海湾跨海通道等因素的出现变化,公司未来业务拓展与市场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根据招股书,公司最近三年的车运、客运市场份额均位居第一。2011年,在整个渤海湾客滚市场中,发行人车运量市场份额为47.48%,客运量市场份额为38.97%;在发行人所处的烟连区域航线市场份额中,发行人车运量市场份额为53.42%,客运量市场份额为45.40%。但公司的以上业绩,除了自身优势外,还得益于区域经营政策保护以及燃油价格补贴政策的贡献。

        2009年5月31日,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签发的《交通运输部专题会议纪要》规定渤海湾地区“停止审批新的客滚运输企业,除原有客滚船更新外,不再审批新增运力”,以“保持渤海湾客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这无疑降低了公司的同业竞争压力。如果未来渤海湾客滚运输市场化因素增大,公司面临的竞争将是多元化的。

        公司2009年-2011年分别收到燃油价格补贴192.00万元、2,270.04万元和10,067.62万元,扣除所得税因素以后的净影响额分别占同期净利润的0.80%、7.89%和27.19%。若扣除燃油价格补贴,公司2009年-201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7708.19万元、19299.68万元和17707.2万元,2011年对比2010年,净利润不增反降超过8%。

        更主要的是公司经营线路单一,可能是上市后,未来业绩增长后续乏力的重要隐患。公司主要经营烟连区域航线中的烟连线和蓬旅线。公司85%以上的营业收入来源于烟连线,蓬旅线2011年仅占10.55%。虽然公司在烟连线积累了良好的企业品牌,但航线比较单一,未来成长空间明显不足。

        根据公司规划,公司继续做强客滚运输业外,公司还制定了“一路两发”的发展战略,即计划介入客滚运输产业链的上下游领域,包括客滚码头、港口物流园区等,延展公司产业链;进军国际运输市场,发展国际客滚运输及国际邮轮产业,扩大公司经营领域。

        上述项目对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实现这些目标的资金从何而来?本次渤海轮渡本次计划募集的10.29亿资金中,其中,更新两艘客滚船项目就需要资金7.79亿元,另外2.5亿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那么,实现未来这“一路两发”的资金从何而来?难道是上市后,再实行新的融资计划吗?

        针对以上两方面的问题,《金融投资报》将继续跟踪调查。

相关热词搜索:渤海 轮渡 二次

上一篇:金龙精密:上市被指“圈钱”意图明显
下一篇:欧浦物流 无人无钱前途蒙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