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销评论 > 正文

三一中联同城恩怨背后:4万亿财政刺激受害者
2013-01-27 21:12:53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三一与中联的同城恩怨背后也有重重行业危机,4万亿财政刺激曾开启了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超常规发展的序幕,如今,是回归理性的时刻了2012年12月4日下午,湖南长沙三一集团总部会议厅,在董事长梁稳根 的带领下,三...

         三一与中联的同城恩怨背后也有重重行业危机,4万亿财政刺激曾开启了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超常规发展的序幕,如今,是回归理性的时刻了

        2012年12月4日下午,湖南长沙三一集团总部会议厅,在董事长梁稳根 的带领下,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微博)等六位最高管理层成员依次登上主席台。

        外面寒意渐起,梁稳根只穿了一件浅色衬衫,神情凝重。三一总部的数百名员工被召集至此,目的是向他们正式宣布“迁都”北京的消息及相关安排。在此之前,三一已经公开倾述过被迫迁都之痛。

        并没有暴风骤雨般的反响。当向文波慷慨激昂地阐述《关于总部搬迁的内部通报材料》时,员工们中甚至还有笑声,向文波历数了同城竞争对手中联重科(下称中联)炮制的“行贿门”、“裁员门”、“间谍门”、“走私门”,乃至三一涉黑、梁稳根儿子遭遇绑架、中纪委收到有组织发送的针对梁稳根的800封举报信等耸人听闻的内容。

        他称三一迁离长沙是为了弱化同城竞争关系、规避恶性竞争,“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是三一发展历史上新的长征。”

        此刻,自从11月份三一与中联撕破脸,双方在市场和舆论的争斗已至白热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位工程机械行业人士评价。

        2011年9月28日是中联成立20周年,据说当时中联邀请了全国所有重工机械领域的“老大”参加庆典,也给梁稳根送了正式的邀请函,而最终三一一个人都没来。两家只有一江之隔、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企业,已到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境地。

        在中国,同城恩怨并不稀有,华为与中兴、海尔与海信、蒙牛与伊利、雅戈尔与杉杉……无论哪一对企业都曾在市场上拼得刺刀见红。尽管如此,激化到如此尖锐和公开的地步还十分罕见。

        “这一方面是因为地域原因。”上述人士说,更重要的是工程机械行业生态出了问题,这是一个不健康甚至有些畸形的行业。过去几年,许多工程机械企业每年都保持着50%-60%的增长速度,泡沫化非常普遍,2012年经济大幅减速则让业务高度重叠的三一与中联正面冲突越来越多。

        激战正酣,行业风险也不断积累。2012年前三季度,三一应收账款达到史无前例的207亿元,成为行业内应收账款数目最大的公司;中联应收账款也不相上下,达到196.79亿元。而在33家A股工程机械上市公司中,合计应收账款达到1122亿元。

        在向文波看来,如果说市场上的价格战、公关战情有可原,那中联这一次已然过界,行贿门、间谍门、裁员门等超越底线的抹黑与诬陷,让梁稳根最终忍无可忍才做出迁都的决定。

        对此,中联品牌管理部部长刘小平的回击也毫不留情,“它就是一个炒作,它把这件事情夸大。走就走呗,还整这一出。”刘小平向本刊表示,三一爆的所谓猛料是一派胡言,“他们说的这些话,我们一告一个准儿。”

        管中窥豹

        “做混凝土(设备销售)是一条不归路。”12月初,坐在北京一处偏僻的咖啡馆里,前中联销售人员刘冰(化名)如此告诉《中国企业家》。刘冰是电力专业出身,两年前进入中联重科东北某销售部。

        2012年下半年,就在三一、中联口水战日益升级,三一宣布迁都北京时,刘冰辞掉了中联重科的工作,独自到北京来闯荡。“我要远离这个行业,因为对这个行业感到绝望。”他说。

相关热词搜索:三一 中联 同城

上一篇:泰囧票房超10亿 光线传媒股票大涨81.48%
下一篇:渤海租赁股权频繁质押 海航系租赁恐难走远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