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洋成A股最大ST公司:或甩包袱自救
2013-01-25 19:23:36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A股亏损王即将变身A股最大ST熊晓辉尽管年报尚未发布,但2012年中国远洋(4.47,0.03,0.68%)(601919.SH、01919.HK)ST已成定局:继2011年因净亏104.48亿元而成为A股亏损王之后,2012年中国远洋仅前三季度亏损就高达6...

        “A股亏损王”即将变身“A股最大ST”

        熊晓辉

        尽管年报尚未发布,但2012年中国远洋(4.47,0.03,0.68%)(601919.SH、01919.HK)ST已成定局:继2011年因净亏104.48亿元而成为“A股亏损王”之后,2012年中国远洋仅前三季度亏损就高达64亿元。两年连续亏损,中国远洋即将成为A股最大ST股。但在航运业寒冬持续看不到尽头的形势下,如何避免2013年继续亏损而被迫退市,已成为中国远洋的头等难题。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中国远洋内部人士处获悉,该公司内部讨论过剥离造成亏损的主要业务——干散货板块,并将其转让给母公司中远集团。

        但考虑到其央企身份,上述动议具体实施起来并不容易。“这么大的重组,作为央企有很多手续、很复杂,不是等到二三季度说动就能动,时间和做法上都要经过有关方面的诸多批准。”上述人士透露。

        剥亏图盈

        继2012年11月5.62亿元挂牌转让航空货运业务以后,2012年12月6日,中远集团又以10.95亿元的价格,将旗下特种船资产“广州远洋”注入下属子公司中远航运(4.28,0.02,0.47%)。市场猜测,中远集团近期不断出售资产融入现金,或为直接向中国远洋输血。

        但知名航务专家吴明华认为直接输血可能不大:“主要还是母公司回笼资金,把集团财务报表做得好看一点儿。”

        “国资委主任王勇在2012年12月26日的央企座谈会上表扬了中海集团,称在航运业下滑的情况下,中海没有亏损来之不易。这给了中远集团压力。”吴明华说。

        2012年底前夕,多家航运公司为了能在年底扭亏而“变卖资产”。其中,中海集运(2.52,0.02,0.80%)、中海海盛(3.87,0.04,1.04%)等公司都将旗下船只甚至集装箱变卖,以求得业绩平衡。比如,中海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海集运宣布以3.586亿美元出售部分自有集装箱,然后再回租。2012年三季度中海集运净利润亏损2.9亿元。中海集运董秘办人士称,2012年扭亏为盈的目标基本实现。

        据记者了解,中国远洋内部也提出了一些思路,包括内部开源节流、非主业资产出售、整体业务板块剥离等。“公司四季度内部成本压缩得很厉害,把一些能够压低成本的支出尽量压低以减亏,但见效不大,亏损太严重。”中国远洋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中国远洋设想过运力出售。”上述内部人士透露,“但是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很少有人会考虑到现在接盘。价格如果太低的话就是贱卖,对央企来说也很难接受。”

        中国远洋董事长魏家福则一直在积极呼吁国家“救市”。魏家福称多次打报告给政府,希望政府作为大股东能给予公司及行业更多支持。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守国也表示行业努力与国家部委密切沟通当前难题。

        吴明华认为,仅仅凭借中国远洋自身的经营能力,很难在2013年实现扭亏,而让国家拿出上百亿元进行财政补贴的可能性也不大。“2013年可能会由财政部和发改委牵头,出台一些帮助航运业度过寒冬的措施。比如减税,加快淘汰老旧船舶改善运力过剩,还有在融资方面提供支持。”

        但问题是,中远集团的优质资产基本上已经悉数注入到上市公司,再注入资产的选择余地不大,最直接的做法只有从上市公司剥离亏损主业。上述中国远洋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内部讨论过剥离造成亏损的主要业务——干散货板块,并将其转让给母公司中远集团,“通过资产重组来解决账目上的亏损,避免退市。”

        不过,上述资产重组涉及到主业的调整,前期准备和手续繁多,尚在初步考虑阶段,并没有形成定论。

        就此,记者咨询有重组经验的券商人士,对方称这种做法不失为一种考虑,多有先例。宝钢股份(5.01,0.05,1.01%)就曾向大股东宝钢集团剥离不锈钢和特钢两块资产,以改善业绩亏损状况。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远洋 最大

上一篇:独一味收购涉红十字会资产 "干爹"紧急辟谣
下一篇:爱康科技受累应收账款 账面躺着6亿仍要发债融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