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鑫科技遭遇“客户危城”
2013-01-26 13:58:16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在IPO的路上,光伏企业一片哀鸿。截至8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10家光伏企业在IPO之路上功亏一篑。其中,有7家拟IPO企业先后被终止审查,3家企业首发申请被否。光伏企业IPO连遭厄运,源于国内整个光伏行业已接近破...

        有投行人士指出,通过共同出资成立合营公司,浚鑫科技与中建材国际在合作上更加紧密,难怪乎双方在短期内能有如此大的交易额。

        在中建材新能源成立三个月内,高管人员悉数到位:张劲松担任董事长、周民担任总经理;浚鑫科技则委派孙杰担任董事、唐欢童担任监事。

        张劲松在2012年工作会议上指出:"希望中建材新能源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新能源工程领域的领头羊。"

        中建材新能源的主营业务是进行太阳能电站开发、建设及运营。而浚鑫科技的主营业务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光伏电站建设及自建电站运营。即,中建材新能源和浚鑫科技在主营业务上多有重合。

        投资者关心的是,随着中建材新能源进入投产状态,中建材国际是否仍大力支持浚鑫科技的销售?

        记者发现,中建材新能源的大股东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以及三股东中建材国际,都是中建材集团的子公司,意味着中建材集团对中建材新能源控股65%。

        一旦中建材新能源也能和浚鑫科技提供同样的产品,不能排除的一种可能是,中建材集团通过股权关系影响中建材国际对供应商的选择。

        站在财务利益最大化的角度,选择中建材新能源无疑对中建材集团是有利的。届时,浚鑫科技或将遭到中建材国际的抛弃。

        延长帐期加剧短期偿债风险

        在旭格、中建材国际两大客户的支撑下,浚鑫科技保住了原有的营业收入规模,由2010年的267,945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285,956万元,增幅6.7%。

        然而,浚鑫科技应收账款余额的增长幅度却让人大跌眼镜:在2010年底和2011年底,公司应收帐款余额分别为20,844万元、84,798万元,增幅高达306.8%。

        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浚鑫科技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中,中建材国际赫然位居第一:当年对中建材国际的销售金额为69,000.12万元,同期对其应收账款余额高达61,599.79万元。

        这意味着中建材国际仅用7400.33万元,就撬动了浚鑫科技价值69,000.12万元的产品,资金杠杆高达9.3倍。

        浚鑫科技解释说:"主要系随着行业需求增速放缓,太阳能光伏行业各产业链都普遍延长了授信期,公司为了扩大销售额,也适当延长了部分优质客户付款信用期。"

        会计人士张艳告诉记者:"延长客户的付款信用期,对浚鑫科技有一定负面影响。"

        在2009-2010年,浚鑫科技的境外销售一般执行1-2个月信用期的销售政策,境内销售实行款到发货的销售政策。期间,浚鑫科技的一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较低:2009年底为0.71万元,2010年底为37.05万元。

        而2011年起,受欧债危机及光伏市场供需变化影响,浚鑫科技境外销售客户信用期大幅延长,主要集中在1-6个月;境内销售对小宗销售客户仍执行款到发货政策,对大宗销售客户给予1-6个月的信用期。结果是,到2011年底,一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突然暴增,达到3206.14万元。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浚鑫科技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已高达4,193.77万元。

        对客户延长付款信用期的浚鑫科技,看似慷慨,背后的小日子其实并不好过。近三年来,浚鑫科技的资产负债率不断攀高:2009年到2011年,浚鑫科技的资产负债率依次为32.15%、49.53%和57.10%。

        有投行人士指出:"随着浚鑫科技延长客户付款信用期,将进一步延缓公司的资金周转,甚至是加剧短期偿债风险。"

        2011年,浚鑫科技的短期借款高达5.14亿元。同时公司2011年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却仅有2.53亿元。

相关热词搜索:科技 遭遇 客户

上一篇:华数传媒发声明自曝风险 高股价被指有推手
下一篇:浙江世宝IPO惨淡是表象 背后如意算盘正打得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