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菱星马降增发价30%死保发动机,被指调节利润
2013-01-26 13:58:32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理财周报记者金耀/上海报道"重卡上半年销量下滑30%,公司想在这个时候搞战略转型,前景看不太清楚。"10月26日,华菱星马(8.02,0.01,0.12%)(600375.SH)第二次调整定向增发预案。增发价再次调低至7.35元/股,较今年...

        理财周报记者 金耀/上海报道

        "重卡上半年销量下滑30%,公司想在这个时候搞战略转型,前景看不太清楚。"

        10月26日,华菱星马(8.02,0.01,0.12%)(600375.SH)第二次调整定向增发预案。增发价再次调低至7.35元/股,较今年6月因分红调整后的10.55元/股,下调了30%。由此带来的便是募集资金缩水了5亿多。

        此次预案对募投项目做了重大调整,公告显示,"由于原募投项目'年产3万台重型载货汽车项目'即将建成投产",此次增发将不再投入募集资金。而是将不超过13.65亿元的募集资金全部投向"年产5万台重型车发动机项目"。

        对于为何将"年产3万台重型载货汽车项目"从募投项目中除名,华菱星马董秘金方放解释道:"由于载货汽车项目公司已利用自有资金基本建成,预计年底投产,再作为募投项目并不太合适"。此外,他还补充道:"由于目前二级市场环境并不太理想,减少募集金额,也是希望在审核方面能够加快步伐,尽早推进发动机项目。"

        六载发动机梦,撇卡氏牵手他方

        年产5万台重型车发动机项目,将由华菱星马全资子公司--华菱汽车作为实施主体。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万台11.8L和3万台9.8L重型车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金方放表示:"公司募投发动机项目,主要是为自己所用,与自己生产的汽车底盘相匹配。但也不排除未来如果时机合适,将一部分发动机销往其他重型车生产厂。"

        预案显示,发动机的采购成本占华菱汽车营业成本的30%以上,华菱汽车的发动机完全来自外购,生产成本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发动机供应商潍柴、一汽锡柴等。"这次投资发动机,也是作为华菱星马完善核心零部件产业链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更好控制生产成本,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事实上,华菱星马的"发动机之梦"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

        彼时,世界上最大燃气发动机生产厂商之一的卡特彼勒,与星马集团(目前星马集团的经营性的资产几乎全部装进了上市公司,相当于星马集团已经整体上市)签署了车用发动机项目的合作意向协议,共同开发新一代发动机。具体有两种方案供选择:其一,卡特彼勒直接投资正在运作的星马发动机厂;其二,由星马集团搭桥牵线,并提供相关资源,在当地建设卡特彼勒发动机生产厂。

        然而,卡特彼勒与星马集团的合作意向,至今已有六个年头,一直没有下文。金发放对此表示:"当时,是卡特彼勒有意向与星马合作制造发动机,但由于很多地方时机还不成熟,双方也一直没有签订过实质性的协议。"

        记者从预案中发现,该发动机项目总投资额为17.3亿,其中新增建设投资15.2亿;这15.2亿中又含外汇5070万欧元(折合7176万美元)。这笔外币资金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华菱星马这次所谓的"自主研发"发动机是否又会"牵手"其他外资发动机生产厂商?

        "这次采取的方式是通过'借外脑',就是公司雇佣外国技术团队,与公司现有的技术团队合作,"金方放向记者说明,"研制成功后,专利归华菱星马所有,投入资金中的外币资金主要是为从国外购买关键的设备。"至于此次华菱星马牵手的"外国技术团队"到底是何方神圣,金方放表示"暂不便透露,但肯定不是卡特彼勒"。

        项目面临双重压力,前景"看不清"

        对于华菱星马自主研发重型车发动机,一名券商汽车行业高级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汽油重型车已确定将于明年7月实行国IV排放标准,国V标准和之后更严格的标准也会陆续出台,或会对华菱星马的自主研发造成一定压力。"

相关热词搜索:华菱 增发 发动机

上一篇:浙江世宝破净发行 招商证券赔钱吆喝
下一篇:华天酒店15亿募资项目债务重压 剥离房地产自救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