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股票 > 正文

宝洁身陷成本泥潭:可能裁员和收缩电视广告
2013-01-26 14:25:05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李冰裁员、收缩电视广告成解困之道广告支出的持续增长,却换来了公司业绩的不断下滑。在2012~2013财年第一季度利润仍然下滑后,全球快消品巨头宝洁再次做出控制成本的决定。近日,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麦睿博在接受媒...

        事实上,宝洁在电视广告的投放上向来以大手笔著称,尤其是新品上市时,广告及促销可谓声势浩大,重金投入是其他品牌所无法匹敌的。有资料显示,就连因效果不好最终退市的激爽沐浴系列产品,上市推广时的累计投资都高达10亿元人民币。

        而宝洁多年来,一直在走“多品牌运营”的路子,以洗发水为例,其旗下的飘柔、海飞丝、潘婷等为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分别打出柔顺、去屑、营养健康的招牌,以不同的市场定位来锁定每个品牌自己固定的消费市场和人群。但是,在全面抢占消费市场和消费人群之前,这些品牌在推广时也是独立投放的,在广告投放和促销方面的投入也各自为战,这样一来,其广告投放费用的负担也显而易见。以宝洁某个品牌的一则广告为例,黄金(1715.50,1.70,0.10%)档的30秒电视广告一个月费用不低于150万元,而为了达到足够的“出镜率”,宝洁向来选择在多个电视台一起投放。

        正是因为对电视广告的热衷,宝洁仅广告费一项支出从2009年的75.19亿美元飙升至当下的93.15亿美元。有市场观察员指出,令人咂舌的广告费用,直接影响到了宝洁的利润水平,为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宝洁的主打品牌已经出现了“过度促销”的情况,“宝洁产品的促销份额几乎占据了整体销售额的一半,再加上促销人员成本偏高,产生了沉重的促销费用,影响了品牌的良好形象。”

        这些问题的叠加,也就造成了宝洁之痛。所以,此次麦睿博在原材料成本不可控的情况下,将“成本控制”的重点放在了缩减电视广告投放和裁员上。

        宝洁的挑战

        麦睿博采取的这一系列举措,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宝洁目前面临的难题呢?

        日化行业专家、博盖咨询总经理高剑锋告诉记者,宝洁业绩的不理想,是受当前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因为整个消费市场都比较低迷;加上企业在经过高速成长后,在市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市场份额的提升难度本身也越来越大。另外,宝洁原本“大规模投入人员、促销及广告开拓市场”的高空轰炸式市场运作方式,在日化产品不断细分和自媒体时代到来之际,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所以才频频出现业绩下滑的现象。

        高剑锋表示,裁员可节省大量的开支,迅速改善企业的财务情况,而很多企业投资者大多数用财务数字说话,这样麦睿博就可以拿一个相对好看的财报来回应对投资者的质疑。但是,宝洁目前面临的是一个传统企业应对新市场环境挑战的问题,“宝洁的市场运作手段仍以传统的推广方式为主,而且其并不可能完全颠覆原来的模式来适应新市场,所以宝洁的改革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而面对市场的挑战,宝洁提出了一个包括“40-20-10”计划、创新和提高生产力三个部分的“复兴计划”。所谓“40-20-10”计划,即把公司重点聚焦在宝洁40个规模最大的产品类别与国家组合上,其中主要是美国和中国,先把资源集中投放到这些产品类别与国家组合上,然后投放到20个最重要的创新产品上,接着再把重点放在10个最重要的新兴市场上。麦睿博公开表示:“我们计划在一年内削减成本20亿美元,如果我们能够实现目标的一半,相当于每股预期盈利提升5到6个百分点。这将相当于公司的核心运营利润率提高90个基点。我们上季度的生产力提高了150个基点。”

        在新媒体运用上,宝洁也开始全面展开。据悉,目前宝洁正在定制一款名为“梦幻沙龙”的社交游戏,用户可通过游戏体验产品并完成任务赚取金币或积分,这些奖励将实现和线下卖场连通。

        做到这些,是否就能守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呢?李加楠认为,宝洁广告投放的转换尚需要时间,存在品牌影响力流失的风险,再加上逐渐崛起的本土品牌的冲击,宝洁未来的道路并不好走。

        李加楠指出,目前中国日化行业市场风向有所转变,前期布局三四线城市的民族品牌开始崛起,反攻长期被外资占领的一二线城市,从市场表现来看,这一反攻的成效已经在逐渐显现。由于本土品牌占据了主场优势,且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从而对外资品牌造成了较大冲击,未来整个日化产业的格局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相关热词搜索:宝洁 身陷 成本

上一篇:李宁库存或已高达10亿元 品牌广告语被指败笔
下一篇:保利地产陷高负债困局 激进扩张留隐患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