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视传媒遭遇退市危局:内部管理混乱 模式受质疑
2013-01-29 12:46:18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华视传媒也没能躲过 '七年之痒', 2005年成立的它目前正遭遇着最危急的时刻。
这家以户外广告起家的公司,逐渐整合了国内中心城市的户外数字电视广告市场,并于2007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一度有着辉煌的时刻,然而不到四年的时间,华视传媒的股价却从最高时的22.38美元一路下跌至不足1美无,跌幅超过95%,并面临退市的危险。
退市威胁
受累于资本市场的不良表现,7月18日华视传媒收到了纳斯达克的退市通知函。
通知函称,华视传媒美国存托股份价格在连续30个交易日中收盘买入价低于1美元。根据规定,华视传媒有180天宽限期,即在2013年1月9日 之前,如果股价收盘买入价能够连续10个交易日达到或高于1美元,则视为已重新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规则的要求。否则,华视传媒将会进入粉单市场,步入退市通 道。
对于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华视传媒早有预料。此前的7月13日,华视传媒高级财务副总裁王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经透露了这种可能,并表示对下半年公司经营的好转有信心,从而使得股价得到改善。
李利民也对外显出很有信心的模样,这位华视传媒的创始人、现任董事局主席兼CEO认为"华视的股价被严重低估",甚至他还放言"如果排除关联交易,会(像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一样买入华视"。
此次的退市危机,在他口中仅仅是"销售瓶颈"。
华视传媒5月11日发布的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第一季度总收入为2830万美元,较2011年第一季度的3250万美元与2011年第四季度 的5340万美元分别降低13.1%和47.0%,净亏损为2110万美元。此前华视传媒曾预期2012年第二季度的广告收入将在4000万到4300万 美元之间,然而7月6日则变更为,将第二季度广告收入预期下调到2800万至2900万美元。
"最近业务不怎么好做,一方面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传统行业大客户在削减广告投放预算;另一方面去年户外广告投放很多的互联网电商网站也在削减预算,主要表现为团购等电商的收缩。"一名华视传媒广州销售人员告诉新金融记者。
并且据她透露,在销售业绩下滑的情形下,目前公司单子折扣已经打到很低。
据悉,华视传媒已经制定好策略,力争大幅提高Q3业绩应对此次危机。一方面对市场进行细分,大力调整销售团队;另一方面则深挖电视内容的商业价值,并积极与广电系统沟通,调整居高不下的媒体成本。
据华视传媒官方数字,截至2012年3月,华视传媒户外移动电视联播网覆盖全国的公交城市达60个、地铁城市8个,拥有14.9万个公交电视终端和7.36万个地铁电视终端,每天影响中国主流城市超过4亿的消费人次。
这家将电视搬到公交车和地铁上的公司宣称已经拥有中国最大的户外数字电视广告联播网,并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具有户外数字电视公交平台广告唯一运营(代理)权。
短短几年的迅速扩张并形成如此规模,让李利民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政府、市场和客户会逐渐认同户外电视的影响力和媒体价值。"
然而据业内人士分析,"华视传媒广告收入的缩减不过是表象,内部存在的股东矛盾、管理不善以及销售团队等诸多问题才是导致其股价暴跌的根本原因。"
原华视传媒南京公司一名销售人员向新金融记者反映,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并多次出现他报上去的客户被其他组的人员抢单的现象。
品牌营销专家娄峻峰认为,如果仔细研究华视传媒的核心业务的话,可以发现华视传媒是一个典型的轻资产公司,其所谓的中国最大户外数字电视广告联播网全部是建立在无法保证长期拥有的代理合同上。
模式质疑
创立华视传媒之前,李利民已经在商界摸爬滚打了二十年,但并无户外媒体行业经验。
彼时正逢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并引来资本追逐,户外媒体广受热捧。李利民决心进入这一领域,为了避免与分众直接竞争,便将华视传媒的市场定位锁定在尚有更大空间的公交+地铁,着手将电视"搬到户外"。
华视传媒采取了与地方广电合作的方式,与对方成立合资公司,并将控股权让给电视台,利用电视台的无线技术发射传输电视台的剪辑节目,所得利润由双方共享,这样相当于华视传媒代理当地广电的资源。
此时已进入交通传媒领域的世通华纳和巴士在线两家公司的方式则是采用DVD硬盘预录、CF卡系统或网络定点下载技术播放固定内容,此外京沪等地虽然已经拥有移动电视运营公司,但区域范围有限。
此代理模式下,华视传媒并不主导节目内容生产,而是从当地广电系统合作方取得相关内容,进行剪辑并组合成符合华视用户欣赏习惯的内容。比如当地电视台的一档10分钟节目,体现在华视传媒上可能只有3分钟。
这种方式在李利民眼中,不仅可以保证内容的稳定供应,也可以避免广电部门的审查障碍,同时有利于说服上游的国有公共交通系统公司。
"这种商业模式在华视传媒发展初期,帮助其迅速扩张,并成功上市,然而成本太高,不利于公司的良性运转和可持续发展。"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 沈哲彦对新金融记者说。现如今李利民只能自食苦果,"华视传媒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居高不下的媒体平台成本,该成本占华视运营成本70%以上。"他曾坦言。
2012年第一季度,华视传媒的媒体资源支出达到2670万美元,这占去了当季华视广告总成本的82.7%,而华视当季的总营收仅为2830万美元。媒体成本过高,也直接导致华视的广告收入毛利率为-14.2%。
"地铁公司索取的承包费用相当高昂,并且容易有挖角行为的出现,作为广告代理的华视传媒无法保证长期的地铁代理合同。广告代理合同一般是三年,三年一到期,就要重新签合同,有些地区的成本会非常显著地提高。" 娄峻峰告诉新金融记者。
例如华视传媒此前收购的地铁视频媒体网络运营商--数码媒体集团(DMG),曾获得五年内独家经营上海13条线路的地铁电视广告合同,价值约 2.5亿美元。业内人士估计,DMG共支付8亿元承包费,加上其他费用,每年超过2亿元的成本,单一城市频道的广告收入很难维持收支平衡。
此前李利民曾表示,今年仍然要增加7个城市、11条地铁线的投放,高费用成本仍然会是长期制约华视传媒发展的一大因素。
"虽然在早期扩张中,像华视传媒的这种媒体代理模式比较有优势,可是随着企业的扩大,自营模式会更占优势,因为自营虽然前期成本投入多,可后期成本会大大减少。"沈哲彦说。

评论排行
- ·河南唯美集团以房地产开发为名 涉嫌非...(20)
- ·真相大白-AA国际动漫大骗子(8)
- ·深圳汇佳成ic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是骗子公...(7)
- ·喜郎儿休闲食品加盟骗子,真的很烂,大...(6)
- ·承兴国际给镇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来了...(5)
- ·夸大宣传 违规用药 记者“体验”邯郸...(5)
- ·王老吉药业股东层分裂 绿盒王老吉未来...(5)
- ·亚马逊中国扭亏悬念:最低价电商不会搞噱头(5)
- ·MSN频现盗号诈骗 MSN中国被指防护措施不力(5)
- ·多种含乳矿物盐产品未下架 企业吁国家...(5)
- ·各种模型都能打印 3D打印机亮相(5)
- ·惠普对中国供应商使用学生劳动力作出限制(5)
- ·中年白领家庭月入4万元 15年攒出500万...(5)
- ·肯德基浙江海宁两店被查 涉嫌违规处置老油(5)
- ·基金二季度在贵州茅台等10个股上获利最厚(5)
- ·武汉金满籯酒店易主迷局(4)
- ·京温商城女孩跳楼 传被6保安性侵与警方...(4)
- ·泰国商业部严管5类进口商品质量(4)
- ·交易额不大跌停板成交 贝因美连现诡异...(4)
- ·方仕敬:魔声做耳机源于对音乐的热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