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烧钱机器”京东方:巨额融资背后的政商逻辑
2013-01-25 19:26:05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文 《环球企业家》记者 何也 江潇对国内液晶面板行业的龙头企业京东方来说,2013年的开局确实算得上美妙。重庆市政府对投资项目上百亿元的资金支持,国家发改委对最大竞争对手三星的反垄断罚金,国家开发银行...

         文 《环球企业家》记者 何也 江潇

        对国内液晶面板行业的龙头企业京东方来说,2013年的开局确实算得上美妙。重庆市政府对投资项目上百亿元的资金支持,国家发改委对最大竞争对手三星的反垄断罚金,国家开发银行与京东方签署的总额200亿元《开发性金融协议》,好消息接踵而至。

        不过,京东方亏损的阴影依旧没有散去的迹象。对反复强调盈利可期的京东方来说,虽然已发布2013年全年盈利5000万到1亿元的预期,但在六年五亏之后,长期业绩的拐点在何处,似乎仍旧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与此同时,在以“烧钱”著称的面板行业,京东方又在2012年公布了总额超过600亿元的新增投资项目,再次引发市场哗然,因为在过去四年间,京东方已经依靠增发等手段,融资超过200亿元,至于银团贷款亦达200亿元以上,而新公布的投资计划,或许意味着京东方将会进一步刷新自己创下的融资纪录。

        面对外界烧钱机器的抨击,京东方的回应基本聚焦于两点:其一是发展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面板产业是国家战略,其二是TFT行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所有的大厂商都在烧钱。但惟一的不同在于,京东方在技术上仍旧比对手落后,因此新增的大额投资也是京东方实现技术追赶的必要步骤。

        正是由于长期的亏损以及大手笔的投资计划,融资则成为眼下京东方比技术突破更紧迫甚至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在这一领域,一些改变也在“A股圈钱王”的骂名下悄然发生——京东方正在融资的重负转给了地方财政、政府投资平台以及银团,这对投资者、证券市场乃至京东方本身来说似乎是一件好事。地方政府也乐意承接,这甚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融资模式。

        然而,赛维危机殷鉴不远,部分京东方的贷款银行依旧顾虑重重,甚至京东方自己也对地方政府资金态度微妙,重重杯葛之下,越发依赖银团贷款和地方财政支持的京东方,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并走出亏损的“极夜”,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银团贷款之王

        在京东方内部,对于“A股圈钱王”之类的称谓,部分财务人员颇有委屈之感。京东方光电的一位财务人员就表示:“我们从2005年之后,基本是定向增发和银团贷款两者并重,老说我们从股市圈钱,是抹杀了我们力求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努力。何况,原来的增发主要是定向增发,大股东出钱,这对普通股民其实是利好。”

        京东方近四年的财务数据似乎支持了这位财务人员的说法——至少从规模上看,自2009年至今,京东方在获取银团贷款上的表现,比股市再融资更为“亮眼”。尽管,京东方2009年与2010年定向增发的频率及规模,已足以令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为之“羡慕嫉妒恨”。

        2008年9月,京东方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投资平台签署协议,宣布在合肥建设总投资175亿元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6 代线项目(下称“合肥6代线”)。而在次年6月的定向增发中,京东方为此募集了120亿元。

        2010年12月,据上一轮定向增发仅一年半之后,京东方再次进行定向增发,为总投资280亿元的北京第8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项目(下称“北京8.5代线”)筹集了近90亿元资金。

        相比之下,同样是在上述两个项目的融资过程中,合肥6代线项目通过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徽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组成的银团,获得了总额约为75亿元的银团贷款,进而补足了项目投资缺口。在北京8.5代线项目中,京东方又通过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组成的银团获得了等值105亿元的银团贷款,再加上此前北京市政府投资平台直接向该项目平台注入的85亿元,最终使得280亿元资金全部到位。

        而在2012年新披露的京东方合肥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8.5代全工序生产线项目(下称“合肥8.5代线”)和重庆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下称“重庆8.5代线”)的初步融资方案中,项目总额为285亿元的合肥8.5代线除去地方政府投入的100亿元,京东方将自筹70亿元资本金,余下的115亿元将通过银团贷款解决;项目预计投资额为328亿元的重庆8.5代线,除去地方政府投入的108亿元,地方政府与京东方“共同解决”的89亿元,剩余的131亿元也将通过银团贷款加以解决。

        参考京东方落实大型投资项目的“既往经验”,只要合肥8.5代线以及重庆8.5代线不发生较大变化,那么京东方自2009年之后的新增银团贷款规模,将会达到426亿,而即便合肥8.5代线和重庆8.5代线的京东方自筹部分基金全部通过证券市场增发募集,2009年后京东方为新项目从证券市场募集资金也不会超过369亿元。京东方对银团贷款倚重加深的趋势,由此可见一斑。

        对此,一位京东方内部人士就指出,上市公司再融资审批机制的“费时费力”以及增发时点选择上所面临的巨大不确定性,决定了“股市再融资其实跟不上京东方2009年以来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他亦举例称,在京东方北京8.5代线项目上,当2010年12月京东方几经周折,终于为北京8.5代线项目完成增发时,该项目厂房建设“已经接近封顶”,若非靠前期落实的银团贷款,这一项目延宕后的前景“肯定比现在险恶得多”。这一考量,正是京东方天量银团贷款快速累积的动因之一。

        强大背书力量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银团贷款上更大的影响力,同样助推了银团贷款在京东方融资总额中占比的快速上升。尤其是在京东方业绩仍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大规模进行新股增发所面临的困难也不断增加。对比下来,反而是地方政府出面,为其争取银团贷款,显得更为容易。

        “2009年和2010年的定向增发,寻找投资者的过程都很不容易。2009年的时候,京东方跑了70多家机构,2010年那次更难,陈总(京东方总裁陈炎顺)前后接触了上百家机构。”一位曾参与京东方增发的知情人士表示,地方政府也不好出面说,让政府投资平台以外的机构出资。但在银团贷款的问题上,地方政府的出面,却极大降低了京东方的谈判难度,尤其是部分参加银团的贷款行本身也是地方国资委的控股企业。

相关热词搜索:烧钱 机器 京东方

上一篇:超日太阳面临跑路传闻银行抽贷 倪开禄自救
下一篇:惠天热电亏损资产频繁置换 交易迷局待解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