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烧钱机器”京东方:巨额融资背后的政商逻辑
2013-01-25 19:26:05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文 《环球企业家》记者 何也 江潇对国内液晶面板行业的龙头企业京东方来说,2013年的开局确实算得上美妙。重庆市政府对投资项目上百亿元的资金支持,国家发改委对最大竞争对手三星的反垄断罚金,国家开发银行...

        前述合肥政府人士就曾这样反驳外界对政府投资京东方生产线的质疑:“不要以为我们不会算账,政府是要算细账的。一个京东方生产线,从开始建就能拉动300亿元的工业投资,建成之后的年产值就是千亿级别。从开建到完全投产不到五年时间,五年打造一个千亿级别的高新技术产业,这种投资效率非常高了。”

        这位政府人士亦表示,在京东方目前建成的项目中,成都的4.5代线也亏了几年,“可对成都整体经济来说,当初投资几十亿给京东方,现在还是赚回来了。因为GDP增长的可不只是几十亿,就业也上去了。只要京东方不倒闭,成都市政府的资金不退出,政府的投资就不会出现实质性亏损。”据其引述的官方数据称,即便是目前京东方的亏损大户北京5代线,其拉动投资为1:6,拉动产值为1:4,“这种投资效果远好于传统产业”。

        不过,这样的投资逻辑对于多数金融投资机构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这是因为核算标准不一样,只要京东方投产,就有产值和就业,就对政绩是利好。但市场要求的是回报率,一个投资经理也等不起京东方可能五六年后的盈利。所以京东方这样的企业只有政府能够投。”一位银行投行部门人士表示。

        一家曾调研京东方项目的投资机构人士则直言,地方政府的投资“是出于短期政绩考量。地方政府自己的投资逻辑都说不通, 当年合肥上马6代线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说合肥6代线建成之后,日韩8.5代线都投产好多年了。当地政府就说,日韩那边瞄准高端市场,合肥6代线瞄准中低端市场。那现在合肥为什么又上马8.5代线?这又是瞄准哪个市场?”

        有意思的是,尽管地方政府在京东方投资项目上的出手“十分大方”,京东方虽也强调融资困难,却并未“完全领情”。最典型的就是在合肥6代线的项目中,按照一开始的融资规划,合肥市财政将落实45亿元融资,京东方项目所在的新站开发区落实15亿元资金,京东方自身定向增发30亿元,其余85亿元由银团贷款或国家开发银行解决。

        但最终,合肥市政府及其投资平台仅出资30亿元参与定向增发,而京东方则定向增发120亿元。事后,合肥方面对外界表示,京东方通过市场增发,“认购的企业和资金非常充裕”,所以合肥方面便削减了政府出资额。然而京东方总裁陈炎顺却在2011年对外披露,京东方每次定向增发都极为困难,他最理想的状态是政府能够把投资“包圆”,但是由于金额过于巨大才去市场融资。双方完全矛盾的表态,实在令人疑惑。

        不过,在北京8.5代线项目上,对于大股东北京市国资的资金支持,无论是对项目公司的直接注资,还是参与定向增发,京东方则是照单全收。

        在京东方2012年披露合肥8.5代线和重庆8.5代线的初步融资计划之后,京东方会否像合肥6代线项目那样,继续舍地方政府投资而转向市场融资,同样有待观察。

        低调的获益者

        尽管京东方在过去四年除偶尔单季盈利,均保持持续亏损,但依旧有不少资金利用各种工具,在这家企业身上获利之后成功抽身而退,也让源源不断投入京东方的国有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为他人做嫁衣的“火中取栗者”。

        “最常见的就是增发参与者,在禁售期结束后在二级市场上择机减持。这一点在2009年参与配售的一批资本大鳄及券商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

        2009年京东方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是每股2.4元,尔后尽管京东方经营业绩表现不佳,但在大部分增发参与者禁售期结束时的2010年三季度,京东方每股加权平均价却在3元以上,四季度更达3.4元,直至2011年8月低,京东方股价才跌穿2.4元。

        而此时,包括柯希平、上海诺达圣、红塔证券、海通证券在内的多家非地方国资背景的2009年增发参与者均已套现离场。其中按照京东方财报推断,诺达圣、红塔证券和海通证券均是在2010年四季度京东方股价尚处阶段性高位时就已离场,若按2010年四季度加权平均价测算,其投资回报率也达到40%左右。

        除去二级市场上抛售,直接依托大宗交易清仓离场,亦是部分机构资金从京东方获益退出的方式。2010年出资6.06亿元参与京东方增发的西南证券便在京东方股价持续下挫的情况下,在2012年6月与京东方大股东北京国资企业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以4.632亿元的大宗交易,将所持股份全部转让。而按照事前约定,京东方大股东还补偿西南证券1.852亿元差价。以此计算,西南证券持股京东方盈利4242万元。

        相比之下,部分公募基金、私募及券商自营资金在京东方上的套利则恰恰是依赖于增发、政府注资及类似题材炒作。“比如在2011年四季度,京东方有关煤矿的利好出尽后,有机构资金入场抄底,并在2012年京东方投资合肥项目、宣布三季盈利和投资重庆项目后快速离场。”一位基金分析师表示:“京东方这样的股票,时不时就会放出一些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大项目,或者政府提供的大额补贴,是很受题材炒作者欢迎的股票,机构资金做短线进出,也非常容易。”

        在证券市场之外,部分银行的投资银行部门则通过产业基金,或与地方政府投资平台进行合作的形式,同样在京东方处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建行安徽省分行的投行部门为京东方做了近十亿元的融资类产品,收益非常好,而且项目期较短。别的银行有的也在效仿。”一位股份制银行在安徽的投行业务人员表示。

        与上述获益者形成对比的是,多数参与京东方增发的国资背景企业,在减持套现的问题上,则相对迟缓,甚至还有部分国有背景投资人选择放弃减持,这也在客观上为非国有背景投资者的离场,创造了相对有利的环境。

        “政府投资平台持股,代表的是一种态度,这个比经济上的效益更重要。”前述合肥政府人士表示,合肥当地政府对京东方的未来充满信心,并确信会有政府所持股份盈利的那一天。

相关热词搜索:烧钱 机器 京东方

上一篇:超日太阳面临跑路传闻银行抽贷 倪开禄自救
下一篇:惠天热电亏损资产频繁置换 交易迷局待解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