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营销评论 > 正文

振华重工人事突变 管彤贤炮轰多行不义必自毙
2013-01-29 12:48:18   来源:青松网   评论:0 点击:

核心提示:针对上述人事变动,振华重工董事会秘书王珏并未予以否定,但称这只是推荐名单,近期还需召开董事会讨论再定。对于振华重工这家颇具传奇经历的企业而言,内部的错综复杂或许并非如其表面上光鲜。8月16日...

        核心提示:针对上述人事变动,振华重工董事会秘书王珏并未予以否定,但称这只是推荐名单,近期还需召开董事会讨论再定。

        对于振华重工这家颇具传奇经历的企业而言,内部的错综复杂或许并非如其表面上光鲜。8月16日上午,振华重工前任总裁管彤贤在网上发布重磅消息:振华重工当天有重大人事调整。

        记者从中交集团内部获得证实,当天上午振华重工召开干部大会,宣布现年55岁的总裁康学增卸任,另有任命。同时,振华重工董事长周纪昌因年龄关系退出董事会,新的董事长和总裁两职,分别交由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院长宋海良,以及振华重工原副总裁陆建忠接任。

        针对上述人事变动,振华重工董事会秘书王珏并未予以否定,但称这只是推荐名单,近期还需召开董事会讨论再定。与此同时,王珏也未对康学增的非正常离任给予解释,但有振华重工员工与股民称,康任期内振华管理混乱,人浮于事,以致亏损连年。

        而振华重工前任总裁管彤贤甚至直言批评:"多行不义必自毙。"

        康学增争议

        康学增离去是否与振华重工持续缩水的业绩有关,各方均未回应。

        8月16日上午,振华重工召开了全体干部大会,任职两年有余的总裁康学增宣布卸任。同时,从2006年就出任振华重工董事长,同时任职中交集团董事长的周纪昌也宣布卸任。

        伴随着康学增与周纪昌的谢幕,两位新的接替者也浮出水面--一位叫宋海良,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院长,另一位则是目前振华重工的副总裁陆建忠,两人均为1963年生人。

        据在场的振华重工人士透露,会议气氛热烈,有人窃笑之余也不乏对康学增几年功绩予以褒奖之声。但这位年仅55岁、尚未到退休年纪的总裁突然离任仍引发了诸多猜测,而康学增的非正常离任也似早有隐情。

        2009年12月6日,原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学增接替振华重工的创始人管彤贤,出任振华重工总裁一职。执掌振华重工后,康学增进行了"二次创业",控制基建投入,大力削减成本("三费率"下降近50%),加强风电设备等新市场的开拓。

        但康学增的多项振兴之举却遭遇金融危机,此后数年,市场状况持续低迷,振华业绩也一落千丈。

        据公开资料,振华重工2009年的营业收入275亿元,净利润尚有8.4亿元。到2010年,振华重工营收一下子降至170亿元,亏损约7.38亿元。

        2011年,振华重工的运营状况仍然堪称惨淡,营业收入仅191亿元,毛利率也降至5%,不得不依靠土地出让才勉强达到3000万的利润,也就此逃过因持续亏损而被打入ST阵营。

        但振华重工的颓势仍未结束,2012年一季度,振华重工营业收入为38.12亿元,同比减少8.57%,净利润再亏1.2亿。

        振华重工的持续萎靡也在资本市场凸显无遗,资料显示,振华重工的前身振华港机(3.96,-0.04,-1.00%)股价曾一度高达32.8元,而如今其股价已跌至4元左右。

        华宝证券分析师王合绪认为,振华重工行至此步,有宏观市场的缘故,毕竟整个机械市场需求下行。安信证券高级行业分析师张仲杰则指出,除了市场原因外,管彤贤时期激进发展遗留的诸多问题,事实上都是在康学增任期内消化,如产能过剩问题和08年采购的大批高价钢材待消化。

        而对于康学增的离去是否与振华重工持续缩水的业绩有关,振华重工董秘王珏则不愿予以回应,中交集团高层也没有给予回答。

相关热词搜索:振华 重工 人事

上一篇:酒鬼酒被疑做局:经销商及私募身兼卖酒买股双身份
下一篇:泰格医药创业板IPO 启明创投账面退出回报率达8倍

分享到: 收藏